王友缘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新童年社会学的视角,对乡村民众童年观念的变迁展开分析。她采用质性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探究20世纪30—90年代生人童年观念的变迁,描绘在现代一民族国家进程中乡村民众童年观念变迁的图景,探究现代童年观念在乡村社会的遭遇及其与乡村民众传统观念的互动机制,呈现乡村民众童年观念变迁的动态图景。研究发现,乡村民众童年观念的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之间充满着张力,也有着复杂的关联。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人的童年观念体现为家族主义取向。在家族主义取向的传统文化中,乡村民众践行着以家为本位的童年观念。家是人们看待童年的根本基点。在集体化时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50—70年代生人的童年观念体现为家族主义与集体主义并存的双重取向。出生并成长于个体化时代的80—90年代生人的童年观念则凸显了个体主义取向,以个体为基点来看待儿童、看待童年。乡村民众童年观念的变迁并没有体现出线性变化的过程,而是多层次、多方向的变迁路径。在这一变迁图景中,童年边界处于不断的建构中,具有可伸缩的特性。从社会期望边界来看,童年边界日趋精细化与理性化;从个人体验边界来看,乡村民众一直保留着某种朴素的未成熟感,即童年的绵延体验。引发童年边界变迁的区隔机制则从家族主义文化下的人情网络转变为现代学校教育下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制度化。乡村民众童年观念变迁的过程即是作为超地方知识的现代童年观念嵌入乡村社会的过程,体现为互动性再生产,具体表现为“嵌入与再造”“相反与相成”两种互动机制。传统童年观念具有以往未被重视的独特内涵。乡村民众童年的绵延体验消解了对儿童与成人的理性划分,体现出某种生长的力量。这一关于儿童与成人的模糊划分挑战了现代童年观念的进化论取向。同时,传统童年观念对童年期承担责任的认可,为我们展现了儿童对自身、家庭乃至社会所具有的积极能动性。①
相关影视:我是四猴电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