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唐敬宗之后,即位的唐文宗已经觉察到父皇给佛门带来的巨大危险和潜在灾难。于是他果断采取措施,诏敕天下僧尼一个不漏地试考经文,如不及格,勒令还俗,试图使佛教发展正常化。遗憾的是,这位慧眼大智的皇帝,在整肃僧尼队伍过程中,又感到力不从心,已成气候的“俗讲”派僧尼和它的拥护者,对这道诏令进行了强硬的抵抗和机智的周旋,文宗的整肃计划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增加了各派之间的矛盾甚至仇视,当这个无法控制的矛盾激化到顶点时,佛门和僧尼的灭顶之灾也算是正式到来了——这便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会昌法难”。
随着文宗皇帝的死亡和其子武宗李炎的继位,中唐时期结束了。作为晚唐的第一个皇帝,武宗在执政期间做的最为重大的事,恐怕就是对佛门的荡灭。
在叙述武宗对佛门荡灭过程之前,不妨先看一看这场法难的真正内幕。
唐武宗本人素来偏好道术,排斥佛教。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唐武宗登基,这年秋天,他即召请道士赵归真等81人入宫,在三大殿修金箓道场。第二年,即改元后的会昌元年(841年)正月初四国忌日,唐武宗按照惯例敕命行香[3]设千僧斋;到了六月十一日,武宗生日,于宫内集两街大德及道士四人谈经对论,结果两名道士被赐紫,释门大德却什么也没得到。当时,在中国传法的南天竺沙门宝月闻此极为不满,于是不经同意,便擅自入宫,从怀中抽出表进呈武宗,请求回归本国。见其骄狂的模样和举动,武宗大怒,当即诏令将宝月收禁五日,不放其归国,并把他率领的三个弟子与通事僧等人各打七棒和十棒。宝月的逞骄犯颜,在武宗心中埋下了最终灭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