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住院让你感到了孤独?如此下去,你知道未来还会有多少让你感到孤独的日子?到时候,当他和他的妻儿在一起享有天伦之乐的时候,你孤独的心灵承受得了吗?!”我顿了顿说,“其实,你已经朦胧地感觉到暂时的美妙掩藏着长远的苦痛,所以我们才有今天的沟通,是吗?”
“是的,我已经感到这是饮鸩止渴。”
正当我为她敢于直面自己的心而欣慰时,她转而问道:“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看清自己的心往往是自救的开始,我说:“有一句歌词说‘我想有个家’……”
“我也想有个家,也想有一个情投意合的丈夫。他也不反对。”她说,“但是,至今没有一个人给我当红娘,再说谁是我中意的人啊,到哪里去找啊!”
女处长所以陷入感情的困惑,除了以“否定作用”回避了以后将面临的苦痛,更重要的是以“合理化作用”掩饰了以前的真实心弁。因为合理化作用的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所以她的话很多是自相矛盾的。
于是我分析道:你说是“和丈夫感情不好离婚的”,可事实上是你外遇在前而离婚在后;你说“不能伤害一个弱者”,可事实上已经深深伤害着一个弱女子的心灵;你说你对他“没有依附感”,可事实上你是在他的身上寻求着一种精神依赖;你说“没有人给我当红娘”,可事实上以你的心弁和行为阻断了给你当红娘的人;你说找不到“中意的人”,可事实上是你根本没拿心思去寻觅应该属于你的人,根本没有把感情的触角从他身上移开……但这都是潜意识中的活动。人常常难于认识自己,就是因为这个潜意识。人在意乱情迷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实生活中,谁都不可避免地运用过合理化作用这种心理防卫机制,间或地使用一回也不妨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自救。但是,如果长期性地依赖性地使用合理化作用,就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了,其结果必将是使自己的生活陷入更深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