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郭在福州城外栖住月余,“意甚相安”。10月间,新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德庇时至福州查看码头,徐继畬奉饬出城与晤,德氏认为英国领馆“卑陋”,要求另觅新址。德氏去后,李太郭即致函徐继畬,要求在福州城内白塔寺附近地方租房设馆,闽浙总督刘韵珂等以“白塔寺地居省会之中,民居稠密,一旦该领事移入居住,舆情是否相安”为忧,未敢遽允。“其时绅民许有年等亦已闻知其事,即联名赴藩司衙门呈请谕阻”,徐继畬遂以“民情不顺”为由,拒绝李太郭之要求。同时,刘韵珂等移咨耆英与德庇时交涉,“转向李太郭阻止”。李太郭复又提出租赁福州城内鸟石山积翠寺数间空房为址,刘韵珂、徐继畬等“再三固拒,而李太郭以城外恐有水火盗贼之虞,坚求入城,词意激切”。结果,1845年初,福建当局无奈遂许李太郭向积翠寺僧人租房,移入居住。2月底,李太郭经由德庇时调任驻厦门领事,驻福州领事职改由原驻厦领事亚利国任。亚利国至福州后,亦经由福建当局允许,寓于积翠寺内。
二 广州人民的反入城斗争
福建当局允准英国驻福州领事进入福州城选址设馆,复被德庇时援以为例,进而在广东向耆英提出要求,英使馆欲移驻广州城内。1845年12月,德庇时利用清政府将于1846年1月依约交清赔款、英军应遵约从舟山撤军之机,拒绝接受清政府的最后一批赔款,向耆英提出待进入广州城后,再行考虑英军自舟山撤退之事。于是耆英以事关舟山收还,连续上奏清廷,陈述准予英人进入广州城的利弊。耆英认为,英人坚持要求进入广州城,“立意甚坚,兼有各国夷人从中怂恿,其势不如所请不止。复查前议条约并无准夷人进城之说,而稽考历来案牍,亦并无不准夷人进城明文,且福州、宁波、上海等处业已均准进城,独于粤省坚拒不允,尤难免有所借口。”但他既怕坚拒会“致生枝节”,又复担心答应英人要求则“粤东民心浮动,众论不一”,因此请求道光帝授权“体察情形,酌量办理”。12月21日,道光帝谕示耆英,令其向英使说明“贸易之事期于彼此相安,今欲更改旧章,人心必为疑怪,粤民素称强悍,且恐良莠不齐,倘或滋生事端,彼此均为不便”,要求耆英拒阻英人进入广州城。但英使仍然固执前说,要求入城。耆英复向清廷奏陈,英使现将舟山撤军与广州入城二事“牵合为一,借以挟制”,“若不允所请,恐未必即肯退还”。同时,“粤省民情浮动,若不俟众论允洽,骤准夷人入城,又恐易滋事端”。1846年1月10日,道光帝因顾忌英人借广州入城之端不肯依约从舟山退军,只得下谕:“即使准其入城,如何予以限制,严明条约,俾民夷两不相扰,可以经久相安,方为妥善。”同时,他对英人借端要索,也自甚为恼火:“求进广州省城既非条约所有,该酋屡次渎请,究竟是何意见?且民情不顺,即易滋事端,恐生枝节……若舟山交还,自当以银两全清为断,与进城一节毫无关涉,何得因此议未定,借词挟制,有意迁延?”他心中虽然有些怨怒,但还是原则上准允英人进入广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