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币制改革与经济的缓慢发展
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其实最关键的还在于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和发展。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中国自身能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长期的军阀割据,不仅便利了列强在政治上欺压中国,而且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在经济上的稳定和发展。而要想在中国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一个最基本的要件就要先把货币统一起来。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多种不同的银两、银圆、铜币和各式纸币都在市场上并行流通,严重地阻碍着商品交换和贸易发展。经济学家马寅初曾经具体描绘过货币不统一所造成的严重弊端。他指出:“国内货币之不统一,人所尽知,各省往来,几若异国,故规元不能通用于汉口,洋例(汉口通用的一种银两计算单位)不能通用于上海,即以京津论,相距不过数百里,费时不到四小时,然以两地银本位币之不同,金融运用,遂发生许多难题。”如北京商人向天津商人采办货物50万元,天津商人向北京商人采办货物100万元,两相对抵,则津商欠京商50万元。在正常情况下,津商只要支付给京商50万元现款即可。但北京一向使用长锭十路银(重10两),天津使用行平白宝(重50两),其惯例是“天津不用锭,北京不用宝”。因此津商所欠京商50万元,就要靠津商用宝银在钱庄或银行兑换成锭银,然后再付给京商。如此兑换,津商要受到钱庄或银行折扣的盘剥,吃亏不小。因此,津商如利小,自然就不会再来向京商采办货物;反过来,京商也不会找津商采办货物。同样,如果东北商人欠上海商人货款100万元,偿抵现款也同样麻烦。因为东北禁止现银出关,每人出关时只能带银50元,而东北流行的奉票也不能用于上海,自然不被沪商所接受。因此如果真要解决付款问题,就只有间接汇兑,即东北商人先用奉票购买日金送至大连,托朝鲜银行汇至日本,再从日本汇至上海,沪商将日元卖出兑换成上海通用的规元,才能完成。如此往来,不仅被银行从中盘剥,而且受日本制约。长此以往,中国国内商品流通受阻,国内贸易不能畅行,自然也就为外货挤入和倾销大开方便之门。对于这种情况,南京政府刚一成立,财政部长宋子文就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在1928年6月的全国经济会议上,他就提出了统一币制、整理滥币的问题。在7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上就已经通过了改革币制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