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认同的去个体化机制
研究线上社会认同往往避不开去个体化行为(deindividuated behavior)。因此,这里我们需要专门讲一讲去个体化行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很多能导致去个体化行为的因素(Guerin,2003),但这当中最关键的要数匿名性。虽然研究匿名性的文献很多,但是匿名性对社会认同的影响是什么,在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却一直没有定论(Lea,Spears,& de Groot,2001)。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中,逐渐产生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模型:去个体化模型(deindividuation model)和社会认同的SIDE模型(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
这两套框架当中,去个体化模型显然更有历史。早在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费斯廷格 (Festinger)就提出了去个体化的理论雏形。他认为,个体加入群体之后,个体认同会慢慢损失,个体行为的思考模式会逐渐倾向于从群体出发,这样,代表个体本身的独特性就慢慢消失淡化,最后只剩下群体性。而一旦失去个体特征,由于自我身份的消失(Zimbardo,1969),违背社会规范的惩罚机制 (社会指责和社会排斥)也就消失了(Mann,Newton,& Innes,1982),因此,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会比独处的时候,变得更有侵略性,更易违背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匿名情形会加速个体丧失自我评价,失去独立自我意识,这会加重个体的侵略性行为 (Diener,1980)。比如,在迪纳尔(Diener)的一个经典实验研究中发现,穿上化妆服,身份获得掩盖的孩子,在集体行动时会比单独行动时更容易偷偷多拿分配的糖果。在很多网络环境下,如网络论坛和虚拟游戏中,个体都是匿名的,看不见发言者的性别、年龄、长相等身份特征。在这种匿名环境下,个体更容易具有暴力和侵略等反社会倾向。有研究 (Douglas & McGarcy,2001)发现在网络匿名情形下,被试在网络聊天室或者MSN聊天的时候,更容易发送具有敌意或威胁性的信息,并且更易怒。另外,网络匿名情形下,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男性,还更容易发送带有性的信息。当然,这也是网络匿名环境下,同伴欺负频频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