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股脑跟主流对着干的青年,逐渐在愤世嫉俗的路上越走越远,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那么不留情面的宰相大人,怎么会允许这样一个坚定反对他的愤青存在呢?原因有点残忍,因为当时的顾宪成官位太小,人微言轻,不管怎样咬牙切齿地诅咒改革措施,对张居正来说也不过是千里之外某个人的自言自语罢了,骂他的人多了,顾宪成还排不上队。然而,夜以继日地用口水对着世道狙击的顾宪成也不算失败,在吏部工作的他有一根灵活巧妙的口条,一身超凡出众的才情,人脉打理得倒是相当成功。他的愤青情结在明朝廷中绝对不是个例,很快,就感染了一大批和他一样痛心现状、心气郁结的同胞,这些人有的是利益被张居正改革侵犯的,有的是在朝廷或多或少受了闲气的,还有的纯属倾慕顾先生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的,大家出于不同的起点,在针砭时弊的终点殊途同归,或因为见解相似而惺惺相惜,或因为互相欣赏才华而济济一堂。
张居正病重之时,满朝大臣组织起来皆为首辅祈福祝祷,顾宪成却丝毫不愿意因此折损风骨,有人出于热心把他的名字也写在了参与祈福的名单上,却被顾宪成严词拒绝,这种多余的“好意”,他坚决不需要。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去世,张家及余党被万历抄底清算,改革也惨遭废弛,顾宪成感到格外高兴,四处欢呼张首辅呕心沥血推行的“稗政几至于尽”,看起来,顾宪成对张居正霸道专横的行事作风提出反对的确是正义勇敢之举,但消极情绪却完全蔓延到批驳张的有限缺点之外,连带对他的整体改革内容都不屑一顾、全盘否定,也实在暴露出他的目光狭隘、见识短浅、本末倒置的短处。相比于张居正改革为国民经济、整肃朝纲带来的实质性改善,顾宪成众醉独醒的偏激腔调就显得迂腐十足,单针对这一点来看,顾宪成该是个非典型的无脑喷子,喷不到点子上还自以为掌握真理。他不坏,但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