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主持人要正确认识受众
目前,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受众的参与意识,增强节目的收听(视)效果,直播节目和增加现场听(视)众的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甚至在新闻播报节目中,偶尔亦可看(听)到现场邀请嘉宾交流。新的节目形式使得主持人既有面对面的交流对象,又有现场外的受众,形成了一种多向、多元的环形交流模式,即主持人—现场(第一)受众—现场外(第二)受众。
在这种交流模式中,主持人的交流思维线路应该是两条:第一受众是明线,第二受众是暗线。现场外的受众是潜在的受众,是广泛的,尽可能要吸引和增加联络的,是主要的、真正的传达对象。现场内的受众是单个或多个,是整体节目交流的辅助者,和主持人一起共同交流出节目所要达到的意图和目的。因此,主持人承担的交流任务是比较复杂的。
与潜在受众交流的暗线必须始终贯穿并把握住,不能偏离;与第一受众交流的明线必须鲜明、清晰,但要从属于节目,服务于第二受众。第一受众在现场的角色互动感很强,如果给予其松弛、良好的氛围,是容易调动起来,并得到其配合的。但是,主持人不能随其自由发挥,只营造环境,不主动与之交流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兴趣点。相反,主持人在这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主动性最强烈,也最能够张扬出个性魅力和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