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净伦,出家之人,吃斋念佛而已,不懂什么学问,粗略会点棍棒防身之术。早就听说张鹏翮是神童,贫僧哪里教得了他?”
和尚说完,从怀里取出玉佩,递与张鹏翮,问:“公子可认得此物?”
张鹏翮接过玉佩一看,一面为“忠”,另一面是“义”。不正是父亲描述的祖传之物?但他不便明说,只说:“君子如玉,玉有五德:忠、义、智、勇、洁。”
净伦法师问:“何为忠义?”
张鹏翮略加思考,回道:“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忠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羊跪乳,鸦反哺,牲畜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孝也。古人以仁治国,以德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仁也。替天行道,疾恶如仇,抑强扶弱,惩奸除恶,义也。‘忠孝仁义’乃人之血脉精髓。先贤夫子仁者爱人,关公忠孝仁义。故而文当拜夫子,武当拜关公。”
净伦法师击掌,连夸:“好,解得好,孺子可教。‘忠义’乃贫僧要教你的全部。”
张鹏翮看了一眼父亲,急忙跪下三叩九拜。学生记住师父教诲,当即作诗:“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谁题忠义字,千古独风流!”
张烺遣张鹏翮回家取些酒菜上山,自与净伦在山上转悠,说些往事。
张鹏翮下山,路遇邻居女子唐氏筱芊。两人同岁,今日相见,并不避讳,互致问候。见筱芊手提竹篮,盖了一层灰布。张鹏翮上前打招呼:“筱芊,上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