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途中仍然不忘赴黄河戴罪治水,后经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新疆伊犁。写林则徐面对两个考验:一是恶劣环境的折磨,二是脱离战场的寂寞。即便如此,他仍“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为国尽力”。充军伊犁期间,仍“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建议屯田固边,协助垦荒;捐出私银,承修河渠;推广内地的水利、种植技术;推广“坎儿井”。一路流放,在严酷的环境中,还忍受心灵折磨,但仍能以“戴罪”之身为国出力,“世上之事,相差之远者莫如人格之分了。有人以罪身忍辱负重,建功立业;有人以功位而鼠窃狗盗,自取其耻,自取其罪”,写出了林则徐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时刻不忘建功立业的高贵灵魂,“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崇高人格。
为揭示人物形象的意义,作者多次使用对比、衬托、比较等手法,如第二段写朝廷罪臣被弃用流放,与后文各地隆重迎接形成反衬;第三段“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植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运用比较;第四段详细描写环境的恶劣和林则徐的艰苦行程,也是反衬。使用多种手法来写林则徐的高贵品质和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