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克服这种偏向,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陈鹤琴的教育理论中有不少东西值得我们汲取。
陈鹤琴的课程理论是在批判中国旧式“蒙学”的——教师灌输、学生背诵“圣人之言”的课程论基础上产生的。根据“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标,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材,按儿童的五个方面的活动编排课表,陈鹤琴形成了他的“活教育”课程论。他的课程论原则是丰富的。关于组织课程方面,他说: “要有目标,又要合于生活。”“凡是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同时还指出:“不但问这种教材小孩子能不能学,与他们的经验有没有衔接,我们还要问这种教材同他现在的和将来的生活上发生什么样子的影响……如果……有不良影响……也不能教他的。”关于教材内容方面,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他把学生从狭隘的课堂和书本中引向广阔的生活舞台,引向充满乐趣的大自然和大社会,这就使幼儿园课程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大自然中的阴晴雨雪,花鸟虫鱼,四季变化,草木枯荣,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非善恶能经常给儿童的感官以新鲜刺激,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对于形成儿童的真知识,发展儿童的真能力,陶冶儿童的真性情等都不无积极意义。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材,不仅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而且因为是他们经常接触,需要认识、掌握、适应的人类社会,也易于理解和实践。教材的内容具体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五个方面。